来源:湖北成考网日期:2019-04-28 15:16:09[ 模拟试题 ]
一、选择题: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
A.人民民主专政
B.多党合作制
C.政治协商
D.依法治国
答案:D
2.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A.基本理论
B.基本纲领
C.基本路线
D.基本方针
答案:B
3.人类全部社会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
A.文化关系
B.政治关系
C.思想关系
D.生产关系
答案:D
4.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中共一大
D.中共二大
答案:B
5.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
A.辩证唯物史观
B.唯物辩证法
C.辩证否定观
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答案:D
6.作为历史唯物主义范畴,人民群众是指
A.除领导人以外的普通百姓
B.全体劳动者
C.推动历史发展的绝大多数社会成员
D.被剥削与被压迫的阶级
答案:C
7.毛泽东思想得到多方面发展而达到成熟是在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答案:C
8.价值规律是在商品交换中通过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浮动表现出来的。这说明
A.必然性通过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
B.必然性可以转化为偶然性
C.偶然性的背后隐藏着必然性
D.必然性和偶然性相互渗透
答案:A
9.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
A.实事求是
B.群众路线
C.独立自主
D.解放思想
答案:A
10.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A.事物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变化
B.事物的质变和飞跃
C.事物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
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答案:D
11.真理没有阶级性,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这是因为
A.真理与人的阶级地位毫无关系
B.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
C.真理是一种永恒不变的客观精神
D.真理是任何人都可利用的
答案:B
12.中共八大提出的我国经济建设的方针是
A.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B.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D.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
答案:B
13.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A.事物变化范围的大小
B.事物是否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C.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了度的范围
D.事物变化持续时间的长短
答案:C
14.抽象的可能性是指
A.永远不能实现的东西
B.实质上是一种不可能性
C.在现实中有充分根据的东西
D.在现实中缺乏充分根据,当前条件下不能实现的东西
答案:D
15.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中心任务是
A.消灭国民党残余势力
B.新解放区土改的完成
C.统一全国财经工作
D.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
答案:D
16.在现代生产力诸要素中起着第一位作用的要素是
A.科学技术
B.劳动者
C.劳动工具
D.劳动对象
答案:A
17.邓小平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A.建成社会主义社会
B.解放生产力
C.发展生产力
D.向共产主义过渡
答案:C
18.邓小平理论基本形成的标志是
A.党的十四大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概括
B.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提出
D.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
答案:A
19.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一概念是在党的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大
C.十三大
D.十四大
答案:D
20.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是
A.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的改革
B.原有体制的修补
C.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D.社会主义制度的变革
答案:C
21.毛泽东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是在
A.1921年
B.1927年
C.1938年
D.1949年
答案:C
22.“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取得的”,毛泽东提出这一论断是在
A.中共五大
B.中共湘赣边一大
C.中共八七会议
D.中共六大
答案:C
23.“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核心问题是
A.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
B.社会主义根本任务问题
C.社会主义发展战略问题
D.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
答案:D
2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政治和经济的关系问题
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答案:B
25.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是在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党的十三大
C.1992年南方谈话
D.党的十四大
答案:C
26.爱因斯坦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这说明
A.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B.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和根据
C.哲学对具体科学的研究有指导作用
D.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
答案:A
27.毛泽东第一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这一原则的著作是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反对本本主义》
C.《新民主主义论》
D.《改造我们的学习》
答案:B
28.时间的一维性是指它的
A.可逆性
B.不可逆性
C.无限性
D.持续性
答案:B
29.邓小平指出,中国目前最大的实际是
A.人口多、底子薄、劳动者文化水平低
B.人均资源占有量低
C.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没有实现工业化,农村人口多
答案:C
30.历史的客体特指
A.社会的物质财富
B.社会的精神财富
C.社会变革
D.历史主体实践活动所指向的一切事物
答案:D
31.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
A.资本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
B.产权制度和管理制度
C.运行方式和经营机制
D.调节制度和决策体系
答案:A
32.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是
A.革命的原因不同
B.革命的领导阶级不同
C.革命的对象不同
D.革命的动力不同
答案:B
33.党的十五大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A.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C.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答案:A
34.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必然导致
A.一元论
B.可知论
C.不可知论
D.诡辩论
答案:C
35.实行“一国两制”后,台湾特别行政区享有的比其他特别行政区更特殊的权利是
A.立法权
B.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C.行政管辖权
D.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答案:D
36-40题为时政试题。成人高考时政试题是2017年7月到2018年6月国际国内时政大事。
二、辨析题:41~42小题,每小题l0分,共20分。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
41.“有用就是真理。”
答案:错误。
把“有用”等同于真理,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和一元性。
(1)真理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在人们头脑中的正确反映。真理是客观的。所谓真理的客观性,一是指在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主体的客观内容;二是指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社会实践也是客观的。
(2)真理既是客观的,也是一元的。所谓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对特定对象的正确认识,只能有一个而不能有两个或多个。
(3)真理是有用的,但不是对人有用的东西都是真理。实用主义的真理观是主观真理论和真理多元论。
42.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好组织形式。
答案:正确。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适当的组织形式,亦即政体,是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原理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与我国人民革命斗争和革命根据地政权建设经验相结合的一个创造。它是人民民主专政最好的组织形式,体现在:
(1)它全面、直接反映了我国人民当家作主,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本质,采用了民主集中制的政权组织形式,组织全体人民建设新社会,摒弃了独裁制度和西方议会制与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国体不相适应的弊病。
(2)它决定了我国的其他制度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3)它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形式,是人民管理自己国家的最好的政治组织形式。
三、简答题:43~45小题,每小题l0分,共30分。
43.简述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答案:(1)1953年,党中央正式提出并完整表述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即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以“一化三改”为核心内容的总路线,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总路线的主体;一是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总路线的两翼。:亡业化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和目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工业化不可缺少的条件和手段。这两方面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互相制约,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
(3)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走社会主义道路,迅速发展国民经济,尽快变农业国为工业国,摆脱贫困,消灭剥削制度的强烈愿望,因此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热烈拥护。同时,这一总路线,也集中反映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社会发展和开创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创造性贡献,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
44.简述辩证的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区别,并说明应当怎样正确对待我国的文化遗产和外国文化。
答案:(1)辩证的否定观和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区别有:
①辩证的否定观认为,由于内在的矛盾性,一切事物都是通过扬弃自身而发展的,因而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形而上学否定观则否认事物自身的矛盾性,因而把否定看作是外力否定。
②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的统一,是扬弃,是既克服又保留;形而上学否定观则把否定看作是发展和联系的中断,是对原有事物的彻底抛弃、简单消灭,是绝对否定。
③辩证的否定观认为,任何事物都是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对立统一,因而对于任何事物都应坚持肯定是包含否定的肯定,否定是包含肯定的否定;形而上学否定观则否认客观事物自身是肯定和否定的对立统一,因而孤立地绝对地看待肯定和否定,认为肯定就是肯定一切,否定就是否定一切。
(2)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反对形而上学的否定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①对待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要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剔除其封建主义的糟粕,吸取其民族的精华,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为此,必须反对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同时也要反对全盘肯定传统文化的复古主义。
②对待外国文化,要采取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地借鉴和吸收的态度。在对外开放中,要积极吸收外国文化中一切优秀的成果,又要批判和抵制外国资产阶级文化中腐朽的、没落的东西。为此,必须反对闭关自守、盲目排外的狭隘民族主义,同时也要反对崇洋媚外、全盘西化的错误倾向。
45.简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答案:(1)在生产方式的矛盾统一体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二者之间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
(2)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表现在: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3)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表现在:生产关系适合于生产力的状况,则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不适合于生产力的状况,则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4)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其中,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内容方面,是活跃易变的;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的形式方面,是相对稳定的。因。而,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始终存在着矛盾。这种矛盾表现为生产关系从基本适合生产
力状况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的矛盾运动,如此循环往复推动着生产方式从低级向高级的不断发展。
四、论述题:46小题。共20分。
46.试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答案:(1)依法治国的法治是相对于人治而言。其核心是依法办事,依法治理国家。所谓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和法律化。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提出来,这是党治国方略的重大进步。
(2)依法治国的要点有三:
①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也就是党领导人民实行依法治国。
②依法治国的客体是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
③依法治国所依的法,最重要的就是宪法和法律。
(3)实行依法治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①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各种关系的规范、有序运转和正确处理,都需要有完备的法律体系并得到严格的遵守和执行。
②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保证。实行依法治国,保障人民民主,有利于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更有利于保证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项事业的法制化、民主化、规范化、有序化的进行。
③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就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来看,从封建专制到资产阶级民主法制,再到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体现了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
④依法治国是维护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⑤实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